【48812】《军民大生产》:鼓动斗志的革新赞歌

  慷慨激昂的歌词、猛进明快的节奏、雄壮豪放的曲调,《军民大生产》这首歌一经面世,便敏捷广泛传唱,鼓动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。

  “这首歌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,正值抗日战争最为困难的战略对峙阶段。因为的经济封锁和日寇的围困,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发生了严峻的财政危机。对此,毛主席提出了‘自己着手,锦衣玉食’的标语,陕甘宁边区公民活跃做出响应号召,实施生产自救,当年就拓荒3.4万亩。”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革新纪念馆馆长聂明静说。

  1943年春,129师385旅770团的上千名兵士在团长张才千、政委肖元礼的带领下进驻庆阳市华池县大凤川,和当地乡民一道,开端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。拓荒条件反常艰苦,劳作工具极端缺少,再加上大凤川地处子午岭林区边际,犁地开垦难度非常大,但军民战胜各种困难,终究让野山僻壤的大凤川变成了陇东的“南泥湾”。据相关材料记载,当年有人发明了日拓荒4.5亩的最高纪录,全年均匀每人开拓荒地62亩。

  被誉为“公民艺术家”的张寒晖在采风时被这一带撒播的民歌《磨炒面》所招引。美丽的旋律伴着箩面的“咣当”声与毛驴的“踢踏”声,从山村的磨窑里隐约传出:鸡叫头更么呼儿嗨,叫二更里么呼儿嗨,我给干哥哥西里里里嚓啦啦啦索呔,磨炒面里么呼儿嗨……

  当他被军民如火如荼的劳作局面所感染后,便选用“旧瓶装新酒”的方法给这首民歌编入新词,发明出了《边区十唱》。后来在1964年大型音乐史诗《东方红》中,周恩来总理亲身选定了张寒晖的《松花江上》和这首歌。这首歌从此更名为《军民大生产》。

  “自己着手么嗬咳,锦衣玉食么嗬咳……”《军民大生产》之所以能被广泛传唱且经久不衰,在聂明静看来,是因为它唱出了劳苦大众对翻身当家做主人、巴望世界和平、神往幸福生活的夸姣愿景和“军民鱼水一家亲”的思维。这首歌也成为整体军民战天斗地、战胜困难、发明夸姣生活的强壮助推器。

  (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光明日报通讯员 赵媛媛 张树伟)回来搜狐,检查更加多